沈五村整村试点生活污水治理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3-11-19
入河排污口是陆地污染源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日前,坎墩街道沈五村4条河道33个入河排污口完成全面排查、检测,实现智能排口全覆盖,“一口一档”溯源,农村生活污水整村治理推动农村“大变样”。
“这个污水收集箱能通过收集管对沿河的污水进行截流收集,确保生活污水不会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坎墩街道沈五村工作人员指着五灶江旁的污水收集箱告诉记者。这套设备包括排污设备、传感器、拦污格栅、沉淀池、处理池等装置。根据雨水排口的管径、水质、流量等综合情况,运用物联网技术对水位和水质进行判断,保证雨污分质分流排放,在显著提高污水收集率的同时,不增加污水管网运行负荷。
今年以来,为破解农村地区随意排放生活污水、治理方法无标准可依等难题,坎墩街道沈五村率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村试点。“由于现实因素制约,每家每户进行截污纳管存在较大难度,因此我们从终端入手,智能管控村里所有雨污水排口,构建了多跨协同的数智化大运维体系。”坎墩街道水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试点村4条河道沿河排口晴天出污水、排污管直排污水等问题,新建沿河收集管和24套污水收集箱,进行沿河截流污水收集。针对水龙头直排、井盖破损、接户管破损等问题,通过微创修复管网拦截,累计修复250余个问题点。
据悉,该项目属于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输送提标与管控治理技术应用研究课题,于今年8月完成整村建设并投入运行,示范区域污水收集率从68.3%提升至93.02%,整村污水收集率从7.39%提升至62.79%。
“建得起,更要管得好。”市生态文明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一旦启用,后续管理必须跟上,才能真正将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据悉,通过数智运维,实现了全流程监控预警。智能排口的远程信息化平台具有监测数据、整合分析、制作报表功能,用户可通过远程PC端和无线客户端(手机APP)实时查看智能排口控制平台的运作情况;通过系统平台运营和大数据分析生成相关数据,得出管网运行情况,对管网(渗漏、堵塞)预警和城市管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截至目前,已成功预警污水水位异常20余次,均实现24小时内智能应急反馈处理。
(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